2006年5月26日 星期五

沒有七大洋,只有一個海洋

剛剛翻閱5月號Men's Uno,不會潛水的海洋愛好者錢亞東,寫下了這篇.....


沒有七大洋,只有一個海洋

從來沒睡過「海床」這張水床,雖然佈滿珊瑚礁和毒刺海葵,但是這張水床的富麗堂皇遠勝過任何綾羅錦緞。處處吐露著夢的氣息。在此,會看到珊瑚蟲的大量產卵,比任何的春夢都綺麗;看到海葵用毒刺攫獲鮮豔小魚,比任何的超現實惡夢都來得驚悚。但是在此,看不到那隻在枕邊食夢的「夢枕貘」,牠應該不是嗜水性的吧。

有個烈酒廣告,是三兩男性好友在冰洋上釣魚,他們率性地坐在冰山上拋竿,不在乎會不會釣上南極冰魚,只再乎男人之間的酒烈情深而已。廣告雖好,淺嚐即止。對於已經戒酒的我而言,要和大自然交友的豪情或許尚存,但要和人交心的這種豪氣可能就不多了。

深潛到海床一直是夢想,尤其是蘭嶼海域。雖然幾年前就說要去考潛水執照,但是一想到要去泳池學潛水或是到當地海邊上課就覺得麻煩,所以每次都是浮潛過「乾」癮而已。蘭嶼有世界前幾名的漂亮海域,更令人覺得不深潛下去簡直是暴殄天物。蘭嶼島雖然化外,還是有著人煙;但海洋是孤寂的,海中的旅伴不是你的潛水教練,而是魚。看著這些魚介生物時,應該沒有人會留著口水想像成板前的生魚片,而是一種自然律動的崇敬。就算我們看過最美的人類肢體,俄羅斯的凱薩琳舞蹈劇團、日本的勅使河原三郎、卡爾拉格斐的裸體模特兒,也還是難與這些隨波逐流的律動相比擬。在陸地時,有陸地上的感動;在海洋中,有海洋的感動,這種感動是先天形成,完全不受人類干擾,不需任何美學經驗,即使真地發現沉沒已久的亞特蘭大神殿,也不需要去分析它的建築語彙和考古歷史。只是靜靜地讓它沉澱。

設計似乎也是這麼一回事。大師指導很重要、美學經驗很重要、語彙法則很重要,但是先天的感動卻不容易形成。當台灣出現越來越多設計人時,你看見商業雜誌報導設計人如何創業成功,如何在生活品味上引領風騷,但是看不見任何感動的傳承。這一點讓我很失望。設計只是被拿來當作商業樣板或是品味背書。當所有的媒體都在宣揚名聞世界的Droog design所做的「感性設計」、強調「感性消費」時,更應該回歸真實的「感動設計」吧。就像海洋不屬於經驗法則,但是她有美學,她有感動。海床才是海洋的感性設計吧。

台灣地處海島,應該要有更多的海洋設計。海岸線的設計、海灘的設計、海防的設計、海景旅館的設計,一步一步推演上陸,最後才是帆船的設計和海鮮產品的設計。但我只看到街頭流行雜誌介紹衝浪板的設計,怎麼會變成衝浪板的設計就算是海洋的設計呢?這些設計者只是拿衝浪板當做畫板,雖然迎合了潮流,卻永遠站不上浪頭。

海洋,是人類的胎盤。地球最終被南極冰洋淹沒與否,海洋都守護著這個地球的羊水。當我們都了解臍帶血的珍貴(尤其是湯姆克魯斯最了),更應該從海洋這個保存人類最初的發源地去尋找。找到的是納西斯的水中倒影、精衛填海的石頭、徐福到扶桑的童男童女、鄭和下西洋的蓽路藍縷、媽祖渡海的薪傳,以及眾多的海妖傳奇。

而人類現在做的事情,不就是正要吃掉這個胎盤嗎?(就像山達基教派的湯姆克魯斯一樣)「地球只有一個」已經老套了,要說「胎盤只有一個」才夠聳動!

對了!我不是時尚主義者。我是環保主義者。




錢亞東

天平座B型,曾任廣告文案、男性雜誌總編輯,著有<一個泊時尚的小弟>,日文譯作<蠟筆小新>、<達洋貓>。目前和日本、美國的當代藝術家進行出版、經紀的合作。

標籤: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